《雪国列车》的马列主义隐喻解读(全程剧透)

剧透提示:本文彻底剧透。未观电影者请慎重阅读 深夜看完电影后,睡不着觉写的本文。语言混乱处还请见谅。 正文: 雪国列车这部电影,本人给它打十分。 倒不是因为本人认同该作的全部价值观,而在于它极为艺…

剧透提示:本文彻底剧透。未观电影者请慎重阅读

深夜看完电影后,睡不着觉写的本文。语言混乱处还请见谅。

正文:

雪国列车这部电影,本人给它打十分。

倒不是因为本人认同该作的全部价值观,而在于它极为艺术化、戏剧化,充满浓烈情感的表达手法。

这些话不多说了。接下来解读一下这部电影的各种政治隐喻。

一、列车

毫无疑问,列车隐喻着人类历史上的一切阶级社会。电影剧情对这个隐喻已经展示地比较直接了,从车尾到车头:

*尾部车厢,象征着阶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最为凄惨,也最具革命性;

*蛋白质块生产车厢,象征着给底层社会提供生活最底保障品的最下服务阶层;

*维护列车秩序的军队,象征着国家的暴力机器,他们在最底层的边缘;

*植物区、水族馆等,象征着技术劳动者的中间阶层,相对于底层而言待遇稍好,但对社会变革无所适从,他们既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权威,又对底层劳动者怀有同情与恐惧;

*高级乘客车厢:象征着腐朽的统治阶级,越往车头走,堕落地越彻底

*引擎车厢:象征着阶级社会最高统治者,一直控制人类社会方向的最少数

这些隐喻展示地已经很直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高潮部分的一段台词反而过于直白:“这列车就是世界,我们就是全人类”。如果讲究留白的美感,不用这么直白

关于列车的第二个隐喻,“方舟”哲学,这个后面再讲

二、列车的暴力机关

在电影中出现的列车统治机关,象征了阶级社会中几种代表性的专制暴力。

例如最开头出现的士兵,完全按照美国大兵的形象打扮。其实很多装备细节都是多余的,如此形似的形象,就是映射现代资本主义“民主社会”里的暴力机关。

注意一个细节,那些大兵在执行秩序时,对妇女会说“mam”,女士,用词还显彬彬有礼。和接下来的暴力相比,之前的伪善昭然若揭。这就是暗示现代民主社会里名义保护人民,其实是捍卫阶级社会秩序的国家机器。

那个戴眼镜,口含假牙的女头目,形象打扮让人一看就联想到1984。这个形象毫无疑问,是影射所谓“斯大林主义”下的极权官僚的。她的口音中还有俄语的颤音。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的政治倾向或许更偏向托派和第四国际。不过,从此引发的理论派别争论,无法掩盖这部电影自身的革命性。

水源车厢前的蒙面军队,则一看就让人想到当代的极右纳粹民族主义者,军国主义(注意蒙面人还用日语喊了万岁),以及各色法西斯。用的武器也充满了血腥和残忍的意味。他们当然象征着历史上极右的极权暴力统治机关。

从美国大兵,到极权官僚,到法西斯屠夫,这个排比顺序,揭露了作者对阶级社会伪善的认识。阶级社会的秩序是第一位的,底层的劳动者反抗越激烈,统治阶级的伪善面具就私下越多,他们的本质是极右法西斯式的。

三、人名

我个人确信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有符合西方历史文化的隐喻。但个人知识太差,说不出内在的联系来。这里就跳过

四、老人导师吉列姆

老人吉列姆的形象,与托洛茨基非常相似。在电影中隐喻的是革命先知。

围绕吉列姆有两个关键故事,一个是割肉饲人,一个是他和列车发明者wilford是好朋友。都需要详细解读。

五、导师吉列姆和列车长是老朋友

先说老朋友的问题。社会革命的先知,马恩,自己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甚至本身就是统治阶级一员。最早研习的绝大部分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用于维护统治的工具。他们本该是统治阶级在底层群众中最直接的宣传工具。

吉列姆和wilford是老朋友,就是这种关系。此外,列车长说老吉列姆经常和他长谈。这个是符合历史的,因为革命的先知很大一块的精力用在与旧的统治阶级哲学和理论对话、辩论,比如资本论。

六、吉列姆走向革命的新生

老吉列姆从列车长的协助者,变成革命的先知,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他割下了自己的肉让别人吃,以此来阻止尾部车厢的自相残杀。是人民的痛苦,尤其是孩子(象征着人类的未来),让他觉醒了。割掉自己手臂,绝对不是计划的一部分。

这特别像恩格斯。恩格斯本来是工厂主的儿子,当初让他去工厂是为了学习管理技术。可恩格斯亲见工人的苦难,反而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

此外,托洛茨基本来也是富农的儿子。他看不惯父亲对雇工的剥削,萌芽了革命意识。当然,毛更为典型,毛自称第一个革命的对象就是自己资产阶级的父亲。

七、周期性的革命

列车长wilford说,自己和吉列姆老朋友商量好,让他到列车的车尾,定期煽动革命。利用革命来削弱底层和上层人口,使列车保持平衡。

列车里周期性革命的隐喻,直观地象征着阶级社会里周期性的社会危机。

列车长革命周期性的解读,也恰恰是剥削阶级自己对革命的解读。许多anti-revolution理论,尤其是马尔萨斯主义为代表的统治哲学,就把历史上的社会危机和革命,解释为人类发展过剩,而生产力不够,导致的混乱(chaos),是混乱(chaos)而不是进步(revolution)。这种混乱削减了人口,也削减了与生产力的矛盾,从而又让社会重新回到稳定,当然是阶级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马克思主义看待经济危机,却认为是剥削的直接结果,社会不公平,尤其是经济上的不公平,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

八、列车长送出的纸条

电影中,列车说自己是周期性革命的缔造者。这个隐喻恰恰是符合现实的。在阶级社会里,无论是天灾还是经济危机,剥削阶级的最高层其实都是看到了危机的发生的。他们不去试图阻止危机,他们的选择是利用危机本身牟利。粮食饥荒时有投机倒把,股票跌落时可以唱空,金融危机时进场抄底,战争中倒卖军火等等……

他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看到了社会危机的到来,还会想尽各种办法在社会危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在当代阴谋论中,更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统治世界的极少数寡头们,策划制造一系列的灾难事件,让全人类人口下降至五亿左右以维持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也不至于让地球环境灭亡。

电影中一个贯穿的谜团,就是在蛋白质块中的红纸指令究竟是谁发出的。结局告诉我们这反而是列车长亲自发出的。

九、老吉列姆利用纸条掌控革命的节奏

按列车长的说法,吉列姆是知道革命背后的目的。他如果不是与列车长合作实施阴谋,为何还要按纸条的指示指导革命,而不是揭露它呢?

这个隐喻恰恰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理。剥削统治阶级知道社会危机、经济危机的来临,把温和的反抗当成减压阀,同时当成剪羊毛的重大机遇。但同时,对底层劳动者的革命者而言,也只有在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关键时期,才迎来革命的高潮机遇。因此吉列姆觉醒了之后,也是要伪装成和列车长配合,以促成革命的。即便以牺牲为代价

十、老吉列姆的两重性

这种对革命的污蔑,主要的论据就是历史上不成功的革命。这个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个前提和对立面。在马、恩、列之前,gm的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奴隶翻身做奴隶主,农民翻身做皇帝(后面会详细分析)。另一种是有限的斗争,典型代表是工联主义等。这些斗争虽然也轰轰烈烈,但只是争取底层个人的、一时的利益,却不能颠覆阶级社会的根本秩序(不能打碎列车)。客观上反而成为统治阶级的帮凶。

马列主义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就是反对工联主义、修正主义、社会革命党、费边社、堕落后的社会党国际等等。这些派别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党。

这些思想或者主张用温和的反抗,争取统治阶级的让步;或者主张盲目的恐怖主义,以发泄对剥削统治的仇恨。但都不懂得重建新秩序的必要性。

老的吉列姆,就代表这类革命者,同时也是列车长(最高统治阶级)的协作者。更具体一点,他象征着马克思恩格斯等先驱创建的社会民主党。所以吉列姆称自己“I am the shadows of shadows”。

吉列姆被杀,也是很有趣的隐喻。列车长说他没能控制住革命的步伐。这也隐喻了当代社会党在阶级社会里的地位。他们代表底层群众,在社会危机爆发时进行有限度的斗争,此时他们的地位是得到统治阶级认可的。一旦社会党变得更富革命性,就会被统治阶级视作背叛者,无穷的扼杀。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作为社会民主党中最进步的领袖,在旗帜鲜明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人枪杀,非常相似。

十一、老吉列姆和新领袖柯蒂斯的关系

社会民主党由于理论的不够彻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了反革命力量。但另一方面,社会民主党也孕育了共产党.。后来的以列宁为领袖的俄国共产党,最早也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一派(布尔什维克)。

精英化的社会民主党孕育了群众性更强的共产党,这和电影里老吉列姆培养的男主角柯蒂斯的过程是一致的。相比于老的社会革命党,列宁式的共产党更主张吸收劳动人民中的进步者,尤其是工人中的进步者加入。

领袖从吉列姆向柯蒂斯的过度,也隐喻着社会革命从精英知识分子主导,向底层人民自己主导的革命进化的趋势。

柯蒂斯最后的决断让他彻底超越了老吉列姆。新的革命者不仅站立在他们肩膀之上,还要以相反的方式超越他们,不再成为最高统治阶级的协助者。

十二、柯蒂斯的原罪

到电影的末尾,我们知道,柯蒂斯在刚上车陷入饥荒后,是吃过人的。他甚至知道婴儿的味道最好。这是柯蒂斯内心最深处的原罪。

这个恰恰是对阶级社会最深刻的分析和揭露。在一切阶级社会的最顶层,人民过着最为穷困窘迫的日子。天灾人祸之后,人相食的悲剧是切实发生过的。电影中的人相食是一个特别强的隐喻,在人相食之外,底层社会的穷人们也陷入互相欺诈、抢劫之中。用劣质的食物骗钱,抢劫,偷窃等等。

权贵阶层以此来批判最底层。用教育车厢小孩的话说,他们是吃自己拉的屎的猪。可别忘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刚一上车,士兵就收走了我们的全部财物”。这才是人相食的根本原因。

而底层劳动者脏、乱、差,互相争斗的悲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剥削阶级对把底层剥削到无法生存又无力反抗的地步。底层的人民往往陷入不去掠夺其他穷苦人,自己就会死的道德绝境。而与此同时,剥削阶层却过着富裕的生活。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底层社会人相食的惨剧,是靠最早一批理想主义者,以割去自己的肉来保护他人的方式终结的。他们的大无畏奉献精神,让底层人的人性觉醒,从而学会团结起来而不是互相争斗,共同反抗阶级社会。

十三、柯蒂斯说,要夺取列车的引擎

柯蒂斯认为过去的革命者不够成功,是因为他们走得不够远,没有去夺取引擎。他要下决心夺取引擎。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隐喻。引擎就隐喻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前面说过,历史上代表底层群众的反抗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温和的反抗者,他们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去夺取引擎”;另一种反抗者,他们的明确目标是“夺取引擎”。在马列主义的谱系里,夺取引擎意味着“无产阶级专政”。社会民主党、形形色色的其他反抗者(尤其是资产阶级与小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试图“夺取引擎”,用暴力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十四、柯蒂斯最后也没有夺取列车的引擎

这个隐喻暗示了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争论点,对待“国家”的态度。马克思他们写的“法兰西内战”,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要点就是讲述这样一个道理。对无产阶级而言,夺取国家到手之后,它本身就成为最大的祸害。必须要打破国家机器,使它进化到新的形态

电影中的隐喻非常精妙。当柯蒂斯终于走到列车头部的引擎车厢时,他才看到了全部的真相。所有人都依靠这个列车在生存着,“我们都是这量列车的囚徒”。只有保持列车的前进,同时保持列车内“生态系统”的均衡,大家才能生存。更残酷的真相是,列车的零件损坏了,要让列车继续前进,必须要靠尺寸合适的小孩子做机械化的奴隶去维护它的运转。

当柯蒂斯终于走到列车的头部时,他才发现即便控制了列车,也永远无法改变列车的黑暗秩序。这就相当于革命者爬到社会最顶层时才看见的问题,旧的国家机器要延续下去,他们就必须做新的剥削统治阶级,不是去终止阶级社会的秩序,而是维护它继续运行下去。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无不如此。即便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也许多都走向了修正主义,让阶级社会复辟。所以列车长才如此自信满满地说服柯蒂斯,要让他做列车新的领导者,就像让农民起义的领袖做新皇帝,或让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去做新的垄断剥削阶级一样。

十五、雪国,列车,方舟

现在要再次介绍列车这个隐喻的更深层含义。世界陷入雪国,人类大部分灭绝,只能生活在一个奔驰的列车里。这寓意着人类社会的起源。原始社会更早的时期,人类是在一个丛林法则的世界中生存。他们组建了国家来保卫自己,获取资源繁衍,以及改造周围的环境。

当阶级社会出现以后,剥削阶级最大的统治意识形态就是这样:世界是一个难以生存的世界,而国家是全人类共同生活的“方舟”。一旦打碎了国家,如同打破了方舟,所有人都要灭亡陪葬。这就是影响最深的anti-revolution理论,让许许多多的人无论自己生活多么惨痛,却不敢颠覆整个秩序,害怕连被剥削的人生都在乱世(chaos)中失去。

这种共同体关系,电影中用非常戏剧化的场面来表达。就是列车通过叶卡特琳娜大桥,度过新年时,厮杀中的双方居然停止砍杀,集体倒数,欢呼“happy new year”。如此超现实的画面,就暗示着阶级社会中用国家兴衰来绑架被压迫的人民,以此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

十六、环形铁轨

环形铁轨暗示着历史周期率。既然毁坏引擎导致人类的灭亡,而保护引擎又意味着革命者称为新的统治着,就说明用我国的话说,叫“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环形铁轨遍布全球,隐喻着如果不打破列车本身,革命也无法改变阶级社会,周而复始的历史,将是全人类所有文明的共同的宿命。暗示革命的唯一出路,不是夺取引擎(政权)而已,而是打破列车(阶级社会)本身。

十七、冻死的七个人

冻死的七个人是最早革命的一批人。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在冰雪天地下生存,然而却冻死了。这隐喻了第一批试图走出阶级社会的先驱。而他们的出逃与冻死,直接隐喻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失败,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下,是因为他们既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更缺乏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条件。

而这个“客观条件”,在电影里表现为冰雪终于在逐步融化,而隐喻的理论概念,当然是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里,正是到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时代,才使得科学的社会主义真正能够实现。这样的观点写入了共产党宣言。

包括柯蒂斯在内,面对这个预言(韩国人想要炸掉列车的门),第一反应也是你疯了吧?这隐喻了在打破一切阶级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预言面前,旧时代人们的惊讶和不敢相信。

十八、列车长

列车长最早是贤人,最伟大的人,他预料到雪国的来临,并建造了永动引擎的列车,拯救了许多人。列车长隐喻了国家的起源,他也象征着人类文明最早的贤者。然而这些最初的贤者,却慢慢演化成了阶级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蜕变成了剥削阶级。如果放在中国历史上,列车长则是伏羲氏、包牺氏、轩辕氏、神农氏等。直到大禹治水之后,他的儿子成了夏朝的第一代君主,从此国家不再是天下为公,而是为了统治阶级的一己之私。

而统治阶级最终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构建、维护一个阶级社会,使之变成了全人类的牢笼。

柯蒂斯越来越深刻地了解列车和历史之后,对列车长陷入两难情绪,也象征着这样的疑问:最有利于人民的领袖,蜕变成了剥削压迫人民的罪魁祸首后,怎么办?

十九、破坏列车

列车意味着阶级社会,铁轨意味着周而复始,永动的引擎也意味着永远的剥削秩序。革命变成了屠杀人民以实现“生态均衡”的工具。最终要打破这个周期率,不是靠夺取引擎,而是靠破坏整个列车。这当然就隐喻了从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到国家与革命中的最高理想和唯一出路,改造国家机器,终结阶级社会。

破坏列车造成的后果,是遭遇雪崩而车毁人亡。在马列主义的视角里,这当然是一个很悲观的论调。一定会引发影迷们的讨论:该革命,还是放弃革命?

但主角柯蒂斯做出了他的选择。当他了解大部分真相时,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去维护这个残酷至极的剥削社会。但他看到孩子被当成零件奴役时,被毒舌蒙蔽的良知彻底觉醒了,为了保护孩子,不惜造成列车的覆灭。

这是柯蒂斯的选择,隐喻了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源泉和坚决性。这种最彻底斗争精神总是与被剥削压迫最深重的阶层同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句名言:“日曷丧,吾与汝偕亡!”

质疑这个结果的观众,最好也思考一下《三体》中的一句名言“给文明以岁月,还是给岁月以文明?”

二十、关于结局

结局带有强烈的末世情怀和宗教色彩,反映了作者的悲观面。这点是本人比较不喜欢的。

二十一、其它的一些隐喻

电影中,革命者藏起武器,害怕给小孩不良的印象;而特别和蔼可爱的怀孕女教师,却当着学生面悍然拔枪杀人。而分发新年礼物貌似慈善的仆佣,其实是大屠杀的执行者。这两个隐喻的意思不言自明。

电影中,儿童象征着人类的未来。有三种儿童,一种是底层劳动者中倔强生存的儿童;一种是权贵阶层被深度洗脑的儿童;第三种是最终被当成列车零件,机械化地维护阶级社会秩序的儿童。这也象征着人类的三种未来。

导师吉列姆是因为儿童而觉醒,他割去了自己的手臂作为赎罪,走上了彻底革命的道路。遥相呼应,柯蒂斯最后也是为了保卫儿童而彻底地革命了。

火在电影中有许多次应用。一次是照亮黑暗的火炬,一次是点燃炸药的火种。它的意义也是不言自明的。《无人区》的一句话特别适合用在这里,“我认为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不是放弃自私,而是人类会使用火”

评论列表(8)

  1. 就电影本身来说,演成戏剧就是不合格的表现。

  2. 就电影本身来说,演成戏剧就是不合格的表现。

返回顶部